新型防锈抗老化包装材料INTERCEPT®在我国博物馆文物存储方面的应用
Last Updated on Thursday, 29 December 2016 07:35 撰稿 李思齐 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6 07:59
今年10月21号,中国国家文物局,国家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等数家机构联合在苏州召开了关于中国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措施研讨会。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现场交流会) ( Keith Donaldson-Engineered Materials,Inc总裁会上演讲)
中国是文物大国,历史遗存文物种类繁多,数量很大。文物中的物品如青铜器,书画,纺织品等等文物的保护和存储一直是文博界致力要解决的难题。因为文物本身的特质,传统的使用介质的方法如化学溶剂喷涂,涂漆等等完全不能应用于文物的防护,因为这些方法不仅改变了文物的外观,而且可能还会造成新的二次污染。所以,文物的防护力来是以控制文物所处的微环境来着手的,如控温,控湿,除氧等方法。这些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延缓文物的腐蚀和老化进程,但文物还是会受到大气中的腐蚀性气体粒子,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二氢,硫化碳及臭氧的缓慢腐蚀而老化,变质。目前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材料都无法有效针对文物所面临的大气腐蚀难题,而文物由腐蚀所造成的败损率可达年百分之一点五。这意味着100年之后仅有22%的文物会留存下来。
INTERCEPT®工作原理图 显微镜显示下的INTERCEPT®
为解决气相腐蚀对各种材料所造成的损害,美国朗讯贝尔实验室在1980年代研发出了全新概念的技术及拦截阻断外置阳极型防锈抗老化材料INTERCEPT® Technology™。它的工作原理是以高表面积的铜粒子和多种添加剂聚合在聚乙烯工程塑料的表面来吸附和中和它所接触到有害气体粒子。当INTERCEPT®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包装任何物品时,如各类金属制品,纺织品,纸类等等,INTERCEPT®即同时等于是在这些物品的周边置放了一个牺牲阳极和形成一阻挡层,吸附中和包装体内滞留的有害气体粒子和阻挡外部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进入。这项技术和其材料自诞生之日起已广为应用在航天航空,军工和机械等领域。八年前INTERCEPT®技术和材料被引进到中国,开始在汽车工业领域应用。目前,上海大众汽车,ABB电机,中国南车,英特尔(中国)和惠普(中国)是主要的用户。
INTERCEPT®防锈抗老化材料的特殊属性和功能使它特别适用于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存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有效的可避免文物的气相腐蚀问题的材料。
借这次中国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措施研讨会的召开,INTERCEPT® Technology™集团公司中国公司艾玛包装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英文名称:INTERCEPT China)向研讨会参会的文物保护专家介绍了这种新型的防护技术和材料并请来了INTERCEPT®美国总公司的凯斯 唐纳德先生做了国外博物馆在应用INTERCEPT®材料防护文物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介绍INTERCEPT®材料用于博物馆文物的防护和存储使得文博界多了一项新技术和新材料。可以预期,随着我国文物专家对这项技术的认知不断深化,INTERCEPT®保护材料的应用也会随之展开。这将大大有助于解决目前文物保护的难题,使得我们的文化遗产得以更长久的留存。